分享
定制
個人介紹
遲金聲出身于梨園世家,自幼私淑馬派,曾搭李萬春的永春社,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拜馬連良為師,研習馬派藝術(shù)。退休前曾是北京京劇院的一級導演,導演過《三打陶三春》、《沙家浜》等劇。為京劇音配像的導演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簡介
遲金聲,男,京劇老生、導演。
活動年表
2002年 4月20日,農(nóng)歷壬午年三月初八日:京劇音配像工作座談會舉行 京劇音配像工作座談會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xié)主席李瑞環(huán)在座談會上希望大家再接再厲,爭分奪秒,咬緊牙關(guān),奮戰(zhàn)一百天,奪取京劇音配像的全面勝利。 天津市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葉厚榮匯報了音配像工作的有關(guān)情況。參加座談會的京劇演員有袁世海、李世濟、譚元壽、梅葆玖、葉少蘭、杜近芳、馬博敏、遲金聲、馬崇仁、孫毓敏、董圓圓、王蓉蓉、張火丁、孟廣祿、張克等,以及中央電視臺著名導演閻德威、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蔣正華、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楊汝岱和全國政協(xié)秘書長鄭萬通、文化部部長孫家正、人民日報社總編輯王晨等以及部分京劇音配像工作者。 2006年 9月17日,農(nóng)歷丙戌年閏七月廿五日,上午:王立軍、張克、石曉亮、董玉杰、崔洪集體收徒儀式舉行 在天津市青年京劇團“百日集訓”20周年之際,為更好地傳承京劇藝術(shù)、培養(yǎng)京劇人才,青年京劇團王立軍、張克、石曉亮、董玉杰、崔洪喜收14名新徒。 李瑞環(huán)同志出席儀式。天津市委副書記、天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勝玉,天津市委常委、天津市委宣傳部部長肖懷遠,天津市副市長張俊芳,天津市政協(xié)副主席、天津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葉厚榮,天津市委秘書長茍利軍,老同志方放等出席。 此次收徒的演員王立軍、張克、石曉亮、董玉杰、崔洪都是“百日集訓”的受益者,正是有了“百日集訓”和一大批老藝術(shù)家的悉心傳授,他們才在京劇藝術(shù)的舞臺上贏得了掌聲和贊譽。 儀式上,14名拜師學生集體向老師獻上了鮮花并表演了《夜奔》、《珠簾寨》、《九龍杯》、《洪洋洞》等京劇選段和“武戲集粹”。他們表示,一定要在老師們的傳授下,刻苦學習,刻苦訓練,不辜負老師和廣大京劇前輩的諄諄教誨。王立軍等人則以《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光盤等禮物回贈學生,鼓勵他們不斷學習前輩藝術(shù)家的精湛技藝,努力提高自身修養(yǎng),為弘揚京劇藝術(shù)作出應有的貢獻。京劇藝術(shù)家李世濟、譚元壽、張春華、馬長禮、王玉璞等作為王立軍、張克等演員的前輩,紛紛表示要為傳承京劇藝術(shù)、培養(yǎng)京劇人才繼續(xù)發(fā)揮“傳幫帶”作用。三代京劇演員同臺的場景,贏得了陣陣熱烈的掌聲。 梅葆玖、杜近芳、劉雪濤、景榮慶、遲金聲、馬崇仁、李榮威、鉗韻宏、葉少蘭、張學津、唐在炘、李和聲、李尤婉云、李長春、錢根生、王則昭等京劇藝術(shù)家和有關(guān)單位負責同志及天津市青年京劇團演職員代表等70余人參加收徒拜師儀式。 9月19日,農(nóng)歷丙戌年閏七月廿七日,晚:中國大戲院開業(yè)70周年慶典演出第一場 中國大戲院開業(yè)70周年慶典演出第一場。本場為復古慶典,按照1936年9月19日中國大戲院開業(yè)時候的活動安排,重溫70年前的經(jīng)典時刻。 演出劇目 遲金聲等講話 《跳加官》(魏以剛,竇騫) 《女起解》(王艷,朱錦華) 《群英會·借東風》(葉少蘭,鄧沐瑋,朱強,楊赤,王平,奚中路,石曉亮,金喜全) 11月7日,農(nóng)歷丙戌年九月十七日:牟元迪拜孫明珠為師 由北京戲曲藝術(shù)職業(yè)學院、北京戲曲藝術(shù)教育基金會、北京市京劇昆曲振興協(xié)會主辦,孫明珠收徒牟元迪在北京康頤軒飯店舉行。此次收徒儀式是由孫毓敏親自搭線、親自操辦的,同時也是孫明珠首次開門收徒。 儀式由北京戲曲職業(yè)學院副院長李連仲主持,在儀式上牟元迪向?qū)O明珠老師獻上鮮花,孫明珠老師則將自己的《百美圖》畫卷和尚派全套音配像DVD贈送給牟元迪,希望他能認認真真學戲,好好地繼承尚派藝術(shù)。 此次拜師儀式尚長榮特發(fā)來賀電。親臨現(xiàn)場的嘉賓有:李硯秀、遲金聲、周仲春、周桓、周仲博、沈福存、裘蕓、趙景勃、張關(guān)正、尚長貴(佟鳳翔)夫婦、楊洪義(北戲院長)、李連仲(北戲副院長)、李健(北戲副院長)、黃姍姍(北戲副院長)、胡明偉、邵鐘世(北戲藝術(shù)總監(jiān))、和寶堂、香港實業(yè)家張宇、臺灣馬文侯等。另外,很多中青年的知名演員遲小秋、張艷紅、周利、張虹、許翠、翟墨、劉錚等也紛紛到場祝賀。 2007年 7月9日,農(nóng)歷丁亥年五月廿五日,上午:《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工程總結(jié)表彰會舉行 《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工程總結(jié)表彰會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xié)主席賈慶林,李瑞環(huán)同志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出席會議。總結(jié)表彰會由文化部、中央電視臺、全國政協(xié)京昆室、天津市中華文化促進會聯(lián)合舉辦。 《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工程歷時21年,70多個單位、3萬余人參與其中,錄制劇目460部,為祖國的文化事業(yè)留下了一份寶貴財富。 天津市政協(xié)副主席、天津市中華文化促進會副會長葉厚榮向與會者匯報了《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工程的有關(guān)情況。葉少蘭代表京劇藝術(shù)家、遲金聲代表京劇音配像的導演、王蓉蓉代表中青年京劇演員在會上作了發(fā)言。 出席會議的領(lǐng)導同志向為京劇音配像工程作出貢獻的有關(guān)個人和單位頒發(fā)了紀念牌和紀念證書。李瑞環(huán)同志向中央電視臺、國家圖書館、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中國戲曲學院等單位贈送了音配像工程光盤和音配像劇本大全。 當晚,慶祝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工程勝利完成的晚會《我們一起走過》在全國政協(xié)禮堂舉行,獲得圓滿成功。
主要作品
《三打陶三春》、《沙家浜》、《跳加官》(魏以剛,竇騫)《女起解》(王艷,朱錦華) 《群英會·借東風》
三字經(jīng)里轉(zhuǎn)磨
"這戲就光在小時候聽說過,還真沒見過。"在北京戲校排演場后臺,化妝師一邊為年已八旬的京劇藝術(shù)家、音配像導演遲金聲老人試服裝,一邊念叨著。遲金聲將為這出絕跡舞臺半個世紀的老戲《三字經(jīng)》配像。特地趕來觀看的張學津則說道:"要不會《三字經(jīng)》根本聽不懂這出戲。" 遲金聲告訴記者,他要配像的羅英的扮相很特別,身穿藍邊褶子,頭戴"道包",手拿一個寫有"賣字"的牌子。"這是馬連良先生專門設計的,老扮相有點像《擊鼓罵曹》里的禰衡。全劇就有幾句[四平調(diào)],剩下的全是念白。富連成從’世’字輩起就很少演這出戲。馬先生還是挑班演雙出時在前面演過這出戲。" 為配像,遲金聲特為仔細刮干凈臉,中午還稍微瞇了一會兒,下午早早就到了后臺,檢查字牌子做得怎樣、"道包"包得對不對、"黑三"燙軟了沒有,還要輔導一下其他演員。當配演騎都尉溫韜的丑角演員郎石林走進化妝室來請教時,遲金聲叮囑道:"這個角色是兩門抱,別像演魏虎那么糊涂。"化妝師本想給遲金聲粘眼袋,可一吊眉子眼袋便消失了,老先生風趣地說:"我的肉皮兒不松,因為自打年輕時就沒胖過。" 雖然遲金聲是音配像的導演,臺下除了馬崇仁外都是他的學生輩,可一上臺演戲便非常尊重執(zhí)行導演,只要執(zhí)行導演讓"再來一遍",絕對沒二話。他與馬增壽演進府門時的一個小圓場,一連走了許多遍才通過,可老先生始終無絲毫不耐煩。
【使用錘子簡歷小程序制作簡歷】
零經(jīng)驗實習簡歷模板
21254人用過
學生求職簡歷模板
52754人用過
申請研究生簡歷模板
2324人用過
經(jīng)典工作簡歷模板
6254人用過
投行咨詢簡歷模板
12465人用過
產(chǎn)品經(jīng)理簡歷模板
7532人用過
程序員簡歷模板
7457人用過
留學英文簡歷模板
4554人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