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制
人物簡介
李森科出生于烏克蘭一個農民家庭,1925年畢業(yè)于基輔農學院后,在一個育種站工作。烏克蘭和阿塞拜疆雖然地處較偏南方,但是冬季農作物也偶爾會受到霜凍天氣的威脅。1929年,李的父親偶然發(fā)現在雪地里過冬的小麥種子,在春天播種可以提早在霜降前成熟。李森科在此基礎上,發(fā)展了一種稱為“春化處理”的育種法,即在種植前使種子濕潤和冷凍,以加速其生長。李森科夸大自己的發(fā)現是解決霜凍威脅的靈丹妙藥,為此,烏克蘭農業(yè)部決定在敖德薩植物育種遺傳研究所里,設立專門研究春化作用的部門,并任命李森科負責?!按夯幚怼痹诙韲霓r業(yè)史上曾經有過,李森科對此給予了理論上的解釋。技術和理論,在指導農業(yè)生產上的價值與作用,需要由實踐來檢驗,而李森科推廣這種技術,不是依靠嚴格的科學實驗,卻是借助于浮夸和弄虛作假。
李森科出于政治與其他方面的考慮,堅持生物進化中的獲得性遺傳觀念,否定基因的存在性,用拉馬克(Lamarck,1744-1829)和米丘林(I. V. Michurin)的遺傳學抵制主流的孟德爾—摩爾根(G. Mendel-T. H. Morgan)遺傳學,并把西方遺傳學家稱為蘇維埃人民的敵人。李森科最初面臨的主要反對者是來自美國遺傳學家、誘發(fā)突變的發(fā)現者穆勒,后者認為經典的孟德爾遺傳學完全符合辯證唯物主義。蘇聯(lián)農業(yè)科學研究院前任院長N. I. 瓦維洛夫支持穆勒的觀點并成為李森科的頭號對手。
李森科從1920年代后期繞開學術借助政治手段把批評者打倒。1935年2月14日,李森科利用斯大林參加全蘇第二次集體農莊突擊隊員代表大會的機會,在會上做了“春化處理是增產措施”的發(fā)言。李森科在他的演說中談到,生物學的爭論就像對“集體化”的爭論,是在和企圖阻撓蘇聯(lián)發(fā)展的階級敵人作斗爭。他聲稱反對春化法的科學家:“不管他是在學術界,還是不在學術界,一個階級敵人總是一個階級敵人……”。李森科用自我否定的檢討,來改頭換面地對學術界知識分子進行攻擊,這一手段得到了斯大林的首肯,李森科把學術問題上升為政治問題。盡管在烏克蘭50多個地點進行了5年(1931—1936)的連續(xù)實驗,表明經春化處理的小麥并沒有提高產量,但這動搖不了李森科已經取得的勝利。
李森科的反對者開始面臨噩運。穆勒逃脫了秘密警察的追捕,而瓦維洛夫則于1940年被捕,先是被判極刑,后又改判為20年監(jiān)禁,1943年因營養(yǎng)不良在監(jiān)獄中死去。1935年,李森科獲得烏克蘭科學院院士、全蘇列寧農業(yè)科學院院士的稱號,并當上了敖德薩植物遺傳育種研究所所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由于對國防做出了巨大貢獻,蘇聯(lián)科學家的影響大為增加。有人因此希望戰(zhàn)后放松對科學家的控制。在1946—1947年,這種改進似乎有所出現。1947年蘇聯(lián)生物學家錫馬爾豪森在蘇聯(lián)主要哲學刊物上,發(fā)表了明確批判李森科主義的文章。1948年,當時在中央委員會主管科學的官員尤里 ·日丹諾夫(斯大林的主要助手之一安德烈·日丹諾夫的兒子、斯大林的女婿)接受了包括耶弗羅意蒙孫(V. P. Efroimson)、留比曉夫(A. A. Liubishchev)在內的蘇聯(lián)生物學家向中央委員會的控訴,認為李森科否定孟德爾遺傳學是錯誤的。日丹諾夫在隨后的一次報告中對李森科進行了批判。
然而,由于李森科尋求斯大林的支持再次獲得成功。1948年8月,蘇聯(lián)召開了千余人參加的全蘇列寧農業(yè)科學院會議(又稱“八月會議”)。李森科在大會上作了《論生物科學現狀》的報告。他把自己全部的“新理論”、“新見解”,概括為幾個方面,作為“米丘林生物學”的主要內容,聲稱“米丘林生物學”是 “社會主義的”、“進步的”、“唯物主義的”、“無產階級的”;而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學則是“反動的”、“唯心主義的”、“形而上學的”、“資產階級的”。經斯大林批準,蘇聯(lián)正統(tǒng)的遺傳學被取締了。李森科在大會上宣布,這次會議“把孟德爾—摩爾根—魏斯曼主義從科學上消滅掉,是對摩爾根主義的完全勝利,具有歷史意義的里程碑,是偉大的節(jié)日”。
“八月會議”使蘇聯(lián)的遺傳學遭到浩劫。在高等學校禁止講授摩爾根遺傳學;科研機構中停止了一切非李森科主義方向的研究計劃;一大批研究機構、實驗室被關閉、撤銷或改組;有資料說,全蘇聯(lián)有3000多名遺傳學家失去了在大學、科研機構中的本職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鞍嗽聲h”的惡劣影響,波及到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社會主義陣營國家?!鞍嗽聲h”使李森科達到了“事業(yè)”的巔峰。李森科的個人勝利,無疑是科學的悲劇。以至于當時西方科學界不約而同地將“八月會議”同宗教裁判所對伽利略的迫害等同起來。
真理的聲音依然沒有因此而銷聲匿跡。由蘇卡切夫院士主編的蘇聯(lián)《植物學雜志》于1952年底起沖破阻力,再次發(fā)出了與李森科不同的聲音,揭開了蘇聯(lián)關于物種和物種形成問題的大論戰(zhàn)的序幕。之后,該刊發(fā)表大量文章,揭露李森科及其追隨者弄虛作假的事實和不道德的行為。1953年3月5日斯大林死后,蘇聯(lián)的文化生活出現了一次解凍。1955年底,300多名蘇聯(lián)著名科學家聯(lián)名寫信給蘇聯(lián)最高當局,要求撤銷李森科的全蘇列寧農業(yè)科學院院長職務。1956年2月,蘇共第20次代表大會后,對于斯大林的個人崇拜受到批判,李森科迫于形勢提出辭職,并得到蘇聯(lián)部長會議的批準。但是,由于赫魯曉夫重蹈斯大林的覆轍,再度以政治力量干預學術論爭,使得李森科依然得以繼續(xù)他的反科學事業(yè)。1958年12月14日,《真理報》發(fā)表了題為《論農業(yè)生物學兼評〈植物學雜志〉的錯誤立場》的社論,指責《植物學雜志》發(fā)起的那場論戰(zhàn),錯誤地否定了李森科。蘇卡切夫院士被解除了《植物學雜志》的主編職務,一大批反對李森科物種和物種形成 “新見解”的科學家被撤職,一批實驗室被關閉。1961年李森科被重新任命為全蘇列寧農業(yè)科學院院長。赫魯曉夫還指令蘇共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重新設定一個委員會起草法令,規(guī)定蘇聯(lián)的所有生物學家必須以李森科為榜樣,面向生活,加強生物學同實踐的聯(lián)系。
1964年,赫魯曉夫下臺。依靠政治手段獲得學術地位的李森科既然失去了政治靠山,那么,他那憑借政治手腕筑構起來的學術權威也就在瞬間土崩瓦解了。1965年2月,李森科被解除了蘇聯(lián)科學院遺傳研究所所長職務。這就宣布了李森科維持了多年的“科學”生命到此終結。
李森科一生,或許可以用1976年李森科去世后,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C.D.Darlington 在《自然》上發(fā)表的訃告來定義。他在訃告中提出了一個問題:“李森科是騙子嗎?”
科學成就
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在植物生理學上,他首先提出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的概念,并創(chuàng)立了階段發(fā)育理論;在遺傳學上進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創(chuàng)立了遺傳學中的米丘林學派;在農業(yè)生產上,發(fā)明和推廣了許多新技術,提高了產量和品質,比如二次大戰(zhàn)中,列寧格勒正吃緊的時候,李森科研究馬鈴薯,發(fā)明把其頂芽部分用來做種薯,其余部分拿來食用,以緩解糧食的緊張;在生物進化方面,提出了一個關于物種形成的新見解。
經驗教訓
教訓
1964年10月,赫魯曉夫下臺。李森科主義在蘇維??茖W院被投票否決。至此,李森科喪失了在蘇聯(lián)生物學界的壟斷地位。李森科主義沒有實現蘇聯(lián)人“面包會有的”的理想,反而使他們的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學遭到了不可救藥的落伍,蘇聯(lián)失去了兩代現代生物學家。
科學不等于圣潔??茖W家不等于道德高尚。這樣的教訓古今都有。公元前500年,相傳古希臘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學派的希帕索斯(Hippasus)發(fā)現無理數,卻被畢達哥拉斯學派處死。
歷史的教訓在于給人類以教益??茖W完全走出政治強權的陰影,完全走出李森科之流的陰影,這在今天仍然是人類的一項艱巨的任務??刂普摰膭?chuàng)立者諾伯特·維納的話提供了這一事件的反思:“科學是一種生活方式,它只在人們具有信仰自由的時候才能繁榮起來?;谕饨绲拿疃黄热プ駨牡男叛霾⒉皇鞘裁葱叛?,基于這種假信仰而建立起來的社會必然會由于癱瘓而導致滅亡,因為在這樣的社會里,科學沒有健康生長的基礎?!?/p>
反思
事實上,科學的存在和發(fā)展中一個永恒的問題是標準與創(chuàng)新的矛盾。一方面,科學知識的出現必然形成相關的評判正誤的標準,另一方面,科學知識出現的過程就是對原有標準突破的過程,因此也必然受到原有標準的限制或壓制。這就需要我們更深刻地反思兩種科學的悲?。阂环N是推行錯誤的標準所導致的后果;另一種是肆意創(chuàng)新所帶來的人道主義災難。聶文濤面向基層醫(yī)院適宜技術培訓講演中說:人類推行糖尿病“限制碳水化合物”飲食標準(John rollo標準),到重新執(zhí)行“高碳水化合物”標準(如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標準),這期間無數患者因為錯誤的糖尿病飲食治療進一步喪失了健康。醫(yī)學界要如何面對這樣的情況?該講演引發(fā)的強烈震動,正在于他提出了一個深刻的科學倫理問題。
斯蒂芬·茨威格在《異端的權利》原文中的兩段話:“(卡斯特里奧與加爾文)在這場戰(zhàn)爭中,存在著一個范圍大得多并且是永恒的生死攸關的問題?!薄懊恳粋€國家,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有思想的人,都不得不多次確定自由和權力間的界標。因為,如果缺乏權力,自由就會退化為放縱,混亂隨之發(fā)生;另一方面,除非濟以自由,權力就會成為暴政?!边@兩段話隱藏著這樣的意思:(1)應該給所有持異端見解的人證明自己的權利,或者說一切反對異端見解的人必須提供證據;(2)所有持異端見解的人都需要證明自己的正確,而無需在此之前抱怨社會的不理解。(3)所謂科學發(fā)展的意義,正在于改變人類原有的認識。因此,選擇錯誤是一種權利,否則就沒有科學探索的合理性。
李森科主義
李森科主義(Lysenkoism),蘇聯(lián)1930—60年代的一種技術和理論研究體系。指的是在指導農業(yè)生產上不是依靠嚴格的科學實驗,卻是借助于浮夸和弄虛作假。他理所當然地受到了正直科學家的批評。隨著當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對科學與社會的關系的認識越來越被人類所重視。特定的歷史條件、政治背景和意識形態(tài)等非科學因素對科學家或科學共同體的行為所造成的制約和影響有時候是不容忽視的。在蘇聯(lián)科技史上發(fā)生的“李森科事件”就是科學與政治斗爭、政治權威取代科學權威裁決科學論爭的可悲事件。
【使用錘子簡歷小程序制作簡歷】
零經驗實習簡歷模板
21254人用過
學生求職簡歷模板
52754人用過
申請研究生簡歷模板
2324人用過
經典工作簡歷模板
6254人用過
投行咨詢簡歷模板
12465人用過
產品經理簡歷模板
7532人用過
程序員簡歷模板
7457人用過
留學英文簡歷模板
4554人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