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制
人物生平
相關(guān)生平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鈕祜祿氏出生。
嘉慶元年(1796年)十一月奉仁宗賜冊,封為皇子綿寧的嫡福晉。
嘉慶十三年(1808年)正月二十一日逝世,暫安于王佐村園寢。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宣宗即位,追謚為孝穆皇后。
道光元年九月辛亥,追封其父布彥達賚為三等承恩公。
道光七年(1827年)九月,殯宮自王佐村移葬,二十二日正式入葬清東陵寶華峪萬年吉地。
道光八年(1828年)九月,寶華峪萬年吉地地宮滲水,道光九年(1829年)五月,將孝穆皇后梓宮由地宮中啟出,暫安于寶華峪正殿。
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二月,孝穆皇后梓宮遷葬入慕陵龍泉峪地宮。
道光三十年(1850年)9月,文宗加上尊謚:孝穆溫厚莊肅端誠孚天裕圣成皇后,咸豐十一年(1861年)穆宗加上恪惠二字,光緒元年(1875年)六月加上尊謚“寬欽”二字。
全謚為孝穆溫厚莊肅端誠恪惠寬欽孚天裕圣成皇后。
道光帝御制悼詩
道光三年:《悼孝穆皇后有感》
送歸西麓久含辛,伉儷暌違十五春。
痛把椒漿和淚灑,迭遷世事倍傷神。
誰云偕老又齊眉,廿八春光一旦衰。
已卜寶華百歲室,中宮追謚否能知。
道光十四年:《八月二十五至太平營孝穆皇后梓宮前奠祭愴述》
自西而東又復西,臨風三奠倍凄凄。
新成吉壤迎先后,回憶平生淚眼迷。
史籍記載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傳一》
宣宗孝穆成皇后,鈕祜祿氏,戶部尚書、一等子布彥達賚女。宣宗為皇子,嘉慶元年,仁宗冊后為嫡福晉。十三年正月戊午,薨。宣宗即位,追冊謚曰孝穆皇后。初葬王佐村,移寶華峪,以地宮浸水,再移龍泉峪,后即於此起慕陵焉。咸豐初,上謚。光緒間加謚,曰孝穆溫厚莊肅端誠恪惠寬欽孚天裕圣成皇后。
《清宣宗實錄》
命鄭親王烏爾恭阿、為正使。順承郡王倫柱、為副使。恭赍冊寶、詣孝穆皇后暫安園寢。冊謚孝穆皇后。冊文曰。朕惟宮闈贊治。儲祥徵文定之初。策揚輝。配極溯坤元之始。撫宸樞而紹統(tǒng)。追念儀型?;涠Y以崇封。式隆位號?;屎筲o祜祿氏簪纓望族。圖史遺規(guī)。秉性沖和。持躬端謹。入龍樓而作儷。度協(xié)圭璋。調(diào)鳳管以相成。音諧琴瑟。潔修奉膳。柔嘉而益勵恭勤。昧旦瞻星。戒警而彌彰靜好。早從潛邸。迪彝訓于翚衣。夙入內(nèi)朝。佐同功于繭館。屬以瓊蕤掩彩。蕙質(zhì)韜芬。時紆軫于中懷。每愴思于令德。憶昔藩封肇錫。曾邀金冊之光。即今寶祚初膺。宜表璇宮之范。孝原愛敬。洵為百行稱先。穆本肅雍。允合二南化始。周書之推恪慎。無忝所生。爾雅之媲休嘉。有秩斯祜。茲以冊寶、追封為孝穆皇后。于戲。悼含章之未曜。彌懷輔相于蘭闈。示繼序其不忘。用著芳馨于椒殿。典常聿備。靈爽惟欽。
以冊謚孝穆皇后禮成。頒詔天下。詔曰。朕惟乾元布化。實資厚載之功。地道含章。聿著順承之德。溯儀型于往日。謚號宜膺。迓祉福于后人。褎嘉用賁。皇后鈕祜祿氏鐘祥勛族。秉教名宗。摯仲來嬪。啟河洲之令望。洽陽作合。嗣京室之徽音。逮事皇考仁宗?;实??;叔⑹珙;屎?。誠敬之忱??藲椨谫硪?。克勤之禮。罔斁于宮庭。上奉圣母恭慈皇太后。善體歡心。祗承愉色。椒闈衍慶。佐問安視膳之文。蘭掖騰輝。懔夏凊冬溫之職。本寬仁之賦性。務恭儉以褆躬。翟茀陳常。親勞浣濯。蘋蘩謹度。肅奉馨香。葛覃著其宜家。樛木歌其厚下。緬深宮之襄贊。甫逮早年。誕嘉祉之靈長。猶虛顯號。月華未耀。星紀方周。茲當鼎祚之惟新。眷念坤儀而如在。思齊協(xié)治。中宮之正位追崇。于穆同符。閟殿之隆稱肇錫。夫尊名以定謚。原非朕意所能私。而崇德以闡幽。實屬輿情所共協(xié)。矧荷圣慈之眷佑。欽承懿訓以周咨。申命禮官。祥稽憲典。祗告太廟。以道光元年六月二十日。冊謚為孝穆皇后。于戲。奉母儀于萬國。共企前徽。垂壺范于千秋。允綏多祜。頒示天下。咸使聞知。
道光元年九月○辛亥。追封孝穆皇后父、原任戶部尚書布彥達賚、為三等公。母、烏雅氏、為公妻一品夫人。祭一次。建碑修墳如例。
十二月○癸卯。軍機大臣、禮部、太常寺、會同內(nèi)務府大臣、敬謹議奏、內(nèi)務府請修理奉先殿后殿龕座一摺。查原摺內(nèi)稱、道光二年。仁宗?;实鄱咴路M后。孝穆皇后神牌。升祔奉先殿。應將后殿龕座。先時修理。恭查后殿七楹。供奉太祖至仁宗七龕。今敬擬中楹列龕惟三。供奉太祖。太宗。世祖。東次楹列龕惟二。供奉圣祖。高宗。西次楹列龕惟二。供奉世宗。仁宗。其余四楹。擬分為八。于東再次楹。供奉孝穆皇后。所有內(nèi)外各龕。以及供案、寶椅、等件。均應稍為改飾。并請將未盡事宜、敬謹妥議各等語。臣等當即會同恭詣奉先殿后殿。敬謹相度。仰瞻殿中規(guī)制宏敞。每楹神龕左右。余地尚寬。若就各楹中增修龕座。間以界墻。于東西昭穆次序。仍系循依舊制。應請均照內(nèi)務府原奏、敬謹辦理。其供案、寶椅、有應行改制修飾之處。亦請均照所擬做法。分別成造。再恭查會典、內(nèi)載乾隆元年、繕修奉先殿。恭請列圣列后神牌。暫安奉太廟中殿。自興工以至告成。朔望暫停祭饗。每月薦新。掌儀司官、詣太廟薦獻。又是年、繕修太廟中殿。后殿。系恭請神牌。安奉太廟前殿各等語。又嘉慶二十五年、修飾太廟中殿龕案。亦系恭請神牌。安奉太廟前殿等因在案。茲修理奉先殿后殿龕座。應請遵照修理太廟中殿之例。于奉先殿前殿設黃幄。恭請列圣列后神牌。安奉奉先殿前殿黃幄內(nèi)。所有朔望祭饗。及每月薦新,均在前殿行禮。俟工竣、擇吉恭請神牌還御。其開工吉期。交欽天監(jiān)選擇。恭請神牌。行祗告禮。一應事宜。由內(nèi)務府奏辦。祝文由翰林院撰擬。黃幄交工部備造。至孝穆皇后升祔。一切典禮。屆期應由禮部具奏。應用神龕、帷幄、供器等項。必須先期備辦。應請交工部、及內(nèi)務府、遵照成式。敬謹妥造。以昭慎重。從之。
道光二年三月○壬戌。上至王佐村孝穆皇后暫安園寢酹酒。
○至莊靜和碩公主莊敬固倫公主園寢酹酒。
十一月○丙子。上以孝穆皇后升祔奉先殿。親詣祭告。
○詣皇太后宮問安。
○諭內(nèi)閣、前據(jù)太常寺奏、孝穆皇后升祔奉先殿。前期告祭儀注。請御龍袍龍褂。乘禮輿。經(jīng)朕差嘉慶年間記載。系用龍褂藍袍。并未乘禮輿。當即傳詢該堂官。據(jù)奏稱系比照道光元年三月二十八日。皇考仁宗?;实凵y奉先殿。行禮儀注。實屬錯誤。該堂官職司典禮。具奏事宜。自當敬謹確查舊例。即例無明文。亦應先期奏明。候朕酌定,乃即不查案。又不請旨。妄行比擬呈進儀注。大失敬謹之義。且嘉慶六年八月二十一日?;叔⑹珙;屎笊y奉先殿。行禮儀注。具有成案。至今不過二十余年。該衙門何以竟無從查檢??梢娫撎霉倨饺章唤?jīng)心。遇事又不認真考核。事關(guān)告祭禮儀。非尋常舛可比。太常寺堂官。俱著交部嚴加議處。內(nèi)務府大臣。隨同畫稿。未經(jīng)覆查。亦屬忽略。俱著交部察議。
○丁丑。孝穆皇后升祔奉先殿。命皇長子奕緯、行禮。
道光三年九月○己丑?;侍筮€綺春園。上至王佐村孝穆皇后暫安園寢奠酒。
○臨端憫固倫公主園寢賜奠。
道光六年二月○甲戌。諭內(nèi)閣、道光七年九月十三日。奉移孝穆皇后梓宮。二十二日行奉安禮。著派英和、汪廷珍、禧恩、穆彰阿、阿爾邦阿、專司其事。所有應行一切事宜。著各該衙門先期詳查妥辦。
道光七年九月○甲辰。諭內(nèi)閣、本月二十二日。孝穆皇后奉安地宮。先期于十三日奉移。十四日。朕至太平營臨送視奠。
又諭、此次派出恭送孝穆皇后梓宮之三品以下文武各官員。于十九日送到后。并無執(zhí)事者。著即于是日回京。其無差事之兵丁夫役人等。著原帶之員即行帶回。至王公及二品以上大臣。并派有執(zhí)事之官員等。俱著于二十二日奉安禮畢。先行回京。不必隨扈行走。
九月○壬子。上還圓明園。
○詣綺春園問皇太后安。
○以孝穆皇后梓宮奉移寶華峪陵寢。前期遣官告祭天。地。太廟。社稷。
○癸丑。以孝穆皇后梓宮奉移寶華峪陵寢。前期命皇長子奕緯、行祖奠禮。王以下大臣官員隨行禮。
○乙卯。孝穆皇后梓宮啟行。命皇長子奕緯、奠酒行禮。
○丙辰。上至太平營孝穆皇后梓宮前奠酒。
○庚申。上啟鑾。恭謁東陵。并臨視孝穆皇后梓宮奉安地宮。
○免蹕路及孝穆皇后梓宮經(jīng)過地方本年額賦十分之五。
○辛酉。孝穆皇后梓宮至陵?;书L子奕緯、遙向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裕陵。恭代行禮。奉安于饗殿?;书L子奕緯、奠酒行禮。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均隨行禮。
○以孝穆皇后梓宮奉安地宮。前期遣官告祭天。地。太廟。社稷。
○壬戌。孝穆皇后梓宮前行饗禮。
○癸亥。上恭謁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裕陵。俱未至碑亭,即降輿慟哭。步入隆恩門。詣寶城前行禮。躬奠哀恤。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均隨行禮。
○孝穆皇后梓宮奉安。行遷奠禮畢。奉移于蘆殿。上親臨奠酒畢。閱視寶城。并妃園寢。
○甲子。上至寶華裕。臨視孝穆皇后梓宮奉安地宮。奠酒畢。命皇長子奕緯行禮。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均隨行禮。
○臨端憫固倫公主園寢賜奠。
○以孝穆皇后奉安地宮禮成。予恭理事務大臣及執(zhí)事各官議敘賞賚有差。并賞匠役銀錁。
○予派送孝穆皇后梓宮署直隸提督馬騰龍、布政使屠之申、及文武官員議敘。
○己巳。諭內(nèi)閣、敬徵等奏、馬蘭鎮(zhèn)添設弁兵一摺。本年孝穆皇后梓宮奉安地宮,例應設汛守護。前經(jīng)添設經(jīng)制外委二員。馬守兵八十名。不敷更替。著再添額外外委一名。馬兵六名。守兵十四名。所添馬守兵,即在該鎮(zhèn)官子弟內(nèi)挑選。仍舊兩營管轄。毋庸另建兵房。其應領(lǐng)餉米等項。亦照兩營一體支給。
道光八年二月○癸未。上御勤政殿聽政。
○諭內(nèi)閣、禮部將祗告各陵典禮。查照向例具奏。朕于九月間祗謁東陵,次日親詣裕陵。行大饗禮。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同時遣王恭代。孝穆皇后陵寢。遣官行禮。祗謁西陵。次日親詣昌陵。行大饗禮。泰陵。泰東陵。同時遣王恭代。至告祭盛京三陵。著該衙門于九月內(nèi)諏吉。先期奏請簡派親王等前往。
○辛卯。清明節(jié)。上詣安佑宮行禮。
○命皇長子奕緯。祭孝穆皇后陵寢。
道光八年九月○庚子。諭內(nèi)閣、奕續(xù)等奏、孝穆皇后陵寢木門外墻根潮濕情形。寶華裕地宮新建。甫過夏令木門外已有潮濕。及現(xiàn)有誰痕處所。木門以內(nèi)各券情形。是否相同。不可不詳加察看。著派敬徵于初四日起程前往。會同寶興。將地宮內(nèi)外逐處覆勘。是否僅止潮濕。抑竟現(xiàn)有水跡。其水跡是否因滲漏所致。抑由地氣蒸溽。一面據(jù)實奏明。一面令守護太監(jiān)迅速修治乾潔。朕即日啟鑾。寶興不必前來接駕。俟將木門內(nèi)外情形查勘明確。再與敬徵一同迎赴在覆奏。
○乙巳。上詣綺春園問皇太后安。
○諭內(nèi)閣、敬徵等奏、遵旨查勘孝穆皇后陵寢木門外墻根潮濕情形一摺。據(jù)稱恭啟木門。察看內(nèi)地面。有積水五分。逐層石券。至地宮石券地面。俱有積水五六分不等。寶床上及石券東西金剛墻。俱無水跡。北面石墻七層以下。間有成片水氣。券頂石及石門锨框。俱有蒸溽水珠等語。木門內(nèi)外各券。既無滲漏痕跡。若謂地氣蒸溽。亦何至積水有五六分之多。著敬徵等督同守護太監(jiān)。迅速收拾乾潔。俟朕于十二日到彼看視。其地面墻根應查之處。著于擦試后。再行詳細查勘??傢毑槌龃嫠伞7胶眯蘩?。敬徵等查勘明確。即于行在覆奏。至承秀后段監(jiān)督。如有應行參辦之處。著俟查明修工年月。再行奏明。
○丁未。諭內(nèi)閣、前據(jù)奕緒等奏、孝穆皇后陵寢木門外墻根潮濕情形。當派敬徵前往會同寶興。將地宮內(nèi)外逐處履勘。務查明存水之由。據(jù)實覆奏。茲據(jù)奏稱、木門內(nèi)罩門券兩邊馬蹄柱門枕石下。往外浸水。明堂券。穿堂券。地平石縫。金剛墻極。俱有浸水處。三層門洞券門枕石后。及金券寶床下三面石縫。俱有浸水一二分不等。復履勘各券墻根。似有消水濕氣數(shù)寸。木門后陰濕霉溽尺余。究其券內(nèi)存水之由。竟系空山水由地平浸濕泛溢所致等語。寶華峪地宮新建。甫經(jīng)夏令。即有由內(nèi)浸水之處。迨經(jīng)擦試。隔宿又復普行積水二分。據(jù)敬徵等查明情形若此。是該監(jiān)督等于地平以下工程。辦理不善。喪盡天良。保無偷減情弊。必須嚴切根究??偙O(jiān)督內(nèi)閣學士牛坤、及始終承辦后段監(jiān)督內(nèi)務府郎中百壽、員外郎延鳳、并接辦后段監(jiān)督郎中慶玉、監(jiān)修主事定善、候補筆貼式長淳、副司庫瑪彥布、俱著革職。交留京辦事大臣會同刑部嚴審。牛坤現(xiàn)在隨扈。著行在刑部派員押令回京。聽候?qū)忁k。英和承辦萬年吉地之工。始終其事。其罪尤重。著先行革去頂帶。拔去花翎。其余先后承修各員。查明在工年月具奏。再降諭旨。
○己酉。上恭謁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 裕陵。俱未至碑亭。即降輿慟哭。步入隆恩門。詣寶城前行禮。躬奠哀慟。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均隨行禮。
○至寶華峪孝穆皇后陵寢奠酒。
○諭內(nèi)閣、寶華峪地宮積水情形,朕據(jù)敬徴等節(jié)次查勘水痕,旋試旋浸。本日朕復親臨閱視。金券內(nèi)北面石墻。全行濕淋。地面間段積水,細驗日前積水痕跡。竟逾寶床而上。現(xiàn)在孝穆皇后梓宮霉?jié)裰?。約有二寸。計存水有一尺六七寸之多。與木門以內(nèi)各券水痕尺寸相同。是必有山泉涌溢。亟須妥為相度修治。著派敬徴、阿爾邦阿、寶興、帶同精于堪輿、諳習工程之人。詳加履勘。奏明辦理。此項工程。當開通時。如果詳慎體驗。豈竟毫無情形。乃綿課等屢經(jīng)帶同堪輿相度,漫不經(jīng)心。昧良負恩。莫此為甚。前降諭旨。不足示懲。綿課之子莊親王奕賣、著降為郡王。戴均元、著即革職。英和之子兵部侍郎奎照、通政使奎耀、俱著革職。作為拜唐阿。交敬徴等帶赴工次效力。
○諭軍機大臣等、本日朕親臨寶華峪地宮及寶城上下。詳加閱視。券內(nèi)存水。系由空山水浸溢所致?,F(xiàn)在北面石墻。全行濕淋。金券內(nèi)連日擦試。尚有間段積水。驗看舊存水痕。竟逾寶床上至孝穆皇后梓宮。霉?jié)裰?。約有二寸。寶床僅高一尺五寸。而存水竟至一尺六七寸。合木門以內(nèi)各券地平水跡。尺寸相同。是今夏存水之時??傆幸怀吡叽缰?。必有山泉浸溢。當時開通地壙。未經(jīng)興作以前。豈無浸泛情形。何以仍聽興工。難保非綿課等因已相度奏明于前。意存回護。著奕紹等將已革監(jiān)督等隔別嚴訊。務令供出開工時實在情形。一面摘提承辦工頭匠役等詳加開導。隔別訊問。令其將開壙時土性若何。及開通時有無山石夾雜。泉水浸泛。并地平以不露明工程。是何做法。此二層為緊要關(guān)鏮。必須逐一切實研訊實情。并告知此事與伊等無涉。務令據(jù)實供吐。無任稍有諱飾。此時就朕閱視。語了敬徵等節(jié)次查勘情形。其為山水浸溢無疑。而水勢自外內(nèi)注。抑從地泉涌出??偖敶_切究明。以便設法修治。奕紹等當善體此意。不可稍涉含混。并將兩日來訊問情形。先行據(jù)實具奏。將此諭令知之。
道光九年三月○丁未。上行圍。
○諭內(nèi)閣、著欽天監(jiān)擇吉恭移孝穆皇后丘梓宮于寶華峪妃衙門饗殿中間暫行奉安。神牌恭移饗殿東間。所有應行典禮。著各該衙門敬謹妥議具奏。
○甲寅。上御閱武樓。閱京營操。
○奉皇太后幸萬壽山。詣廣潤祠拈香。
○諭內(nèi)閣、本年五月初四日寅時。奉移孝穆皇后梓宮。是日午時。移清神牌。俱派大阿哥行禮。所有移請神牌。著照禮部所議辦理。至奉移孝穆皇后梓宮。及暫安饗殿后巳時致祭禮儀。著軍機大臣妥議具奏。
○壬戌。上御含輝樓。閱侍衛(wèi)等騎射。
○諭內(nèi)閣、奉移孝穆皇后梓宮、神牌、暫安寶華峪妃衙門饗殿。據(jù)敬徵等詳細丈量核計。請于饗殿中間添安板墻槅扇。以備安奉梓宮。東暖閣神龕內(nèi)寶床進深加寬三寸。以敷安設香龕。西稍間添安槅扇。供奉佛龕。收貯陳設。著照所議辦理。其座裖幃幔。著內(nèi)務府照現(xiàn)議尺寸。用明黃緞裂備。至內(nèi)圍若用太監(jiān)值宿。常川出入。轉(zhuǎn)不嚴肅。著于暫安后。將殿宇宮門扃鎖。加用該總管內(nèi)務府大臣印封。每日清晨。著該處郎中帶同首領(lǐng)太監(jiān)進內(nèi)驗視灑埽。報明總兵兼總管內(nèi)務府大臣一名。該總兵每屆數(shù)死親往查驗一次。其宮門圍墻外。準添建堆撥房八處。設八旗官四員。兵二十名綠營官四員。兵三十名。晝夜守護巡防。并著該處總管一員。翼長二員。常川輪班值宿。以資稽查而昭慎重。
四月○丙子。諭內(nèi)閣、著于五月初四日寅時,奉移孝穆皇后梓宮。暫安寶華峪正殿。是日午時。移請神牌于東配殿。仍派大阿哥行禮。其一切應辦事宜。著派敬徵、阿爾邦阿、敬謹妥為經(jīng)理。所有前議于妃衙門奉安。并禧恩等奏請?zhí)斫óU殿之處。俱著無庸置議。
○戊寅。諭內(nèi)閣、五月初四日。奉移孝穆皇后梓宮神牌。著俱用寅時。先移神牌安奉寶華峪東配殿。再移梓宮安奉正殿。以便行禮。
五月○丁酉。上御勤政殿聽政。
○奉移孝穆皇后梓宮于寶華峪正殿神牌于東配殿。命皇長子奕緯行禮。
丁巳。諭軍機大臣等、黃文煜奏、寶華峪正殿內(nèi)。存貯陳設。內(nèi)有書籍冊頁圖卷等剪。時屆溽暑。應行曬晾等語現(xiàn)在孝穆皇后梓宮安奉饗殿。著將殿內(nèi)陳設書冊圖卷,即移貯東配殿南北稍間以便隨時曬晾。其余物件。仍在饗殿陳設再現(xiàn)派惇親王帶同熟諳堪輿之潘奇峰前往相度著黃文煜即豫碑小肩輿二乘。并覓妥夫舁行將此諭令知之。
七月○丁酉。馬蘭鎮(zhèn)總兵官黃文煜奏、遵旨查明寶華峪積水。由木門至頭層石門。水深一尺五寸。由頭層石門至二層石門。水深一尺六寸。由二層石門至三層石門。水深一尺五寸五分。由三層石門至四層石門。水深一尺五寸。四層石門內(nèi)。寶床上水深二寸二分。寶床下水深一尺三寸五分。得旨、所以朕亟亟欲移出孝穆皇后梓宮者。于仔可見。尚云設法修理者。不知是何肺腑??尚χ痢S肿?、現(xiàn)在券內(nèi)積存之水?;蚣刺韵辞瑵?。抑或俟雨水過后。查看有無增長。再為淘洗之處。伏候訓示祗遵。批、所奏俱悉。何必代人費此無用之力。竟無庸收拾。憑他可也。
《清文宗實錄》
咸豐帝尊謚孝穆皇后冊文:
冊文曰。臣聞芳徽永播。尊親將豫薦之誠。令則宏昭。述德闡坤貞之義。奉鴻稱而展孝。彤管垂型?;牭湟躁愒~?,樅?。欽惟皇妣孝穆皇后。毓粹簪纓。揚芬鞶帨。儷儲宮而著媺。嫻內(nèi)則以修儀。勤問視于庭闈。溫恭有恪。守箴規(guī)于詩禮。敬戒彌敦。繭館程功。迪訓播璇閨之化。藩封拜命。承恩荷金冊之逮靈馭之遐升。緬音徽之未閟。我皇考誕膺景祚。典重追封。著號中宮。禮隆定謚。孝道深于愨愛。家法長留。穆義備于肅雍。史編永煥。洎藐躬之嗣統(tǒng)。仰慈范以如親。敬舉彝章。聿修秩祀。附享加崇于芬苾。殫忱莫罄乎揄揚。謹奉冊寶。恭上尊謚曰孝穆溫厚莊肅端誠孚天裕圣成皇后。于戲。金書瓊檢。亙?nèi)f葉以流光。清廟閟宮。協(xié)兩儀而合禩。伏冀仁恩布濩。振繩垂燕冀之庥。靈貺豐融。昌熾衍鴻龐之澤。隆名罔斁。福蔭逾長。謹言。
《清史稿》
載其父布彥達賚為滿洲鑲黃旗人。布彥達賚為阿里袞之子。
家庭生活
曾祖父:鈕祜祿·尹德
祖父:鈕祜祿·阿里袞
父親:鈕祜祿·布彥達賚
母親:烏雅氏
丈夫:愛新覺羅·旻寧(道光帝)
【使用錘子簡歷小程序制作簡歷】
零經(jīng)驗實習簡歷模板
21254人用過
學生求職簡歷模板
52754人用過
申請研究生簡歷模板
2324人用過
經(jīng)典工作簡歷模板
6254人用過
投行咨詢簡歷模板
12465人用過
產(chǎn)品經(jīng)理簡歷模板
7532人用過
程序員簡歷模板
7457人用過
留學英文簡歷模板
4554人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