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制
卡爾·考茨基,社會民主主義活動家,亦是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中的重要人物,考茨基是卡爾·馬克思代表作資本論第四卷的編者,卡爾·考茨基1874年入維也納大學學習歷史和哲學,次年加入奧地利社會民主黨,1885年考茨基前往倫敦,結識了恩格斯并與之成為好友。
卡爾·考茨基 -
概述
卡爾·考茨基,社會民主主義活動家,亦是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中的重要人物,考茨基是卡爾·馬克思代表作資本論第四卷的編者??枴た即幕堑聡鐣裰鼽h和第二國際的卓越領導人之一,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權威。國內包括網(wǎng)絡上的有關文章仍然多受列寧左傾思想局限和斯大林冷戰(zhàn)思維的影響,對考茨基的介紹沒有公正客觀地評價。這樣做一方面對歷史人物不公,更重要的將誤導我們徘徊于正確的社會主義道路之外,影響我們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進步。這里我們根據(jù)收集到的資料,對考茨基這樣的一位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上舉足輕重的領袖,重新進行了介紹和評說。
卡爾·考茨基 -
主要經(jīng)歷
1854年10月16日卡爾·考茨基生于布拉格。1938年10月17日卒于阿姆斯特丹。1874年入維也納大學學習歷史和哲學。1875年1月加入奧地利社會民主黨。1876年與W.李卜克內西和A.倍倍爾建立聯(lián)系。1877年加入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后為德國社會民主黨)。1880 年應聘到瑞士蘇黎世,為德國社會民主黨黨員、改良主義者K.赫希伯格的助手,出版《社會科學和社會政治年鑒》。1881年3月被派往倫敦會見K.馬克思和F.恩格斯,從此由激進的民主主義逐步轉向馬克思主義。1882年秋,籌備創(chuàng)辦德國社會民主黨的理論刊物《新時代》,考茨基任主編。1885年遷居倫敦,研究政治經(jīng)濟學和歷史。19世紀80~90年代,發(fā)表著作,對馬克思的《資本論》和唯物史觀以及黨的綱領作了通俗的論述,曾得到恩格斯首肯。 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考茨基同倍倍爾等人成為社會民主主義的主要理論家和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核心。被認為是第二國際的主要理論代表。 1914~1938 年考茨基成為機會主義者。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曾向德國社會民主黨議會黨團建議在表決是否支持政府軍事預算時棄權,以中派主義掩飾并支持社會沙文主義者公開的叛變行為。1914年9月發(fā)表《帝國主義》一文,提出“超帝國主義”論。還要求黨服從機會主義者的領導,同帝國主義政府合作,鼓吹社會和平主義。1916年由于對一戰(zhàn)的觀點不同,羅莎·盧森堡等黨的左翼同考茨基決裂。1917年考茨基也離開社民黨,為了顯示與機會主義者的不同。1917年4月在哥達建立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 為此他被免去《新時代》主編職務 )。1921年2月在維也納建立第二半國際。1922年9月和1923年5月,又將兩黨和兩個國際合二而一。俄國十月革命后,歪曲馬克思主義,攻擊蘇維埃政權和蘇聯(lián)社會主義建設。1918年德國十一月革命后,出任P.謝德曼政府的外交部副部長和社會化委員會主席,堅持改良主義,極力阻止革命向前發(fā)展。1924年出版《唯物主義歷史觀》,較系統(tǒng)地 闡明了他的機會主義觀點。德國法西斯執(zhí)政后,遷居維也納。1934年取得捷克斯洛伐克國籍。1938年德國侵占奧地利之前,逃亡布拉格,不久又逃到阿姆斯特丹。 1938年10月17日,考茨基逝世于阿姆斯特丹。
卡爾·考茨基 -
家庭環(huán)境
卡·考茨基1854年10月生于奧地利帝國的布拉格,其父是捷克畫家,祖父也是畫家,母親是德國人,演員和小說家??即幕?歲時,全家遷居維也納。在多民族的奧地利帝國,考茨基自幼懷有激進的親捷的民族主義情緒,但也同情匈牙利人和意大利人,他很崇敬匈牙利民族英雄科蘇特和意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時期,他感到歡欣鼓舞。從此,對社會主義發(fā)生了興趣,開始閱讀社會主義書刊和小說。特別是法國女作家喬治桑的充滿空想社會主義色彩的小說給考茨基以深刻的印象。后來,他又讀了路易·勃朗的
歷史著作
,他說從中"獲得了關于社會主義的某些正面知識",并積極投身于工人階級解放運動和社會主義民主公正平等價值的實現(xiàn)。他認為,“社會民主主義是工人運動與社會主義的結合”,其任務就是“使無產階級的階級斗爭能夠成為更自覺和更合目的的斗爭”。 1874年,20歲的考茨基開始研究德國社會主義者的著作。首先學習的是拉薩爾的著作。1874年秋,他在維也納大學哲學系學習,他曾在大學學習法律和哲學。由于家庭的影響,考茨基也喜歡繪畫和寫小說。由于對社會主義的興趣,他開始研究經(jīng)濟學,并學習《資本論》。同時還熱烈地贊成達爾文主義。1875年他的第一本著作《達爾文主義和社會主義》發(fā)表,從此開始了他的著述活動。同年加入奧地利社會民主黨,之后,開始為《前進報》撰稿。1876年到萊比錫旅行時,同威·李卜克內西和倍倍爾有過個人接觸,1877年加入德國社會民主黨。1878年,他的一個劇本曾在維也納演出。這時他頭腦中的社會主義是多元的,對科學社會主義并不獨衷,他回憶說:"當時,我對馬克思還抱冷漠的態(tài)度,我的經(jīng)濟學觀點當時帶有強烈的折衷主義性質"。這時,他開始為維也納的黨報和萊比錫《人民國家報》撰稿。1879年,他曾給赫希柏格主辦的雜志《社會科學和社會政治年鑒》寫過幾篇文章,得到赫希柏格的賞識并被約請當了赫希柏格的助手。1881年3月,考茨基被派往倫敦,經(jīng)常同恩格斯一起相處,建立了親密的友誼。卡爾·考茨基 -
結識馬恩
受馬克思恩格斯偏執(zhí)的影響,考茨基逐步轉變?yōu)橐粋€馬克思主義者,但他并沒有簡單地迷信馬克思主義。1882年,考茨基被赫希柏格解職,重返維也納。188l--1882年冬季寫成了《婚姻和家庭的起源》一書,恩格斯對本書的一些論點提出了不同意見,但考茨基沒有接受,相反他在自傳中寫道:在這本書里,我在有些地方得出了不同于恩格斯后來得出的結論……在恩格斯持有反對意見的諸點上,后來的研究都證明我是正確的。1883年1月,《新時代》雜志創(chuàng)刊號出版,從創(chuàng)刊到1917年秋,考茨基都是它的主編??即幕浅W⒁馍鐣髁x運動發(fā)展的動向,及時提出一些深刻的見解。 1885年11月,考茨基遷居倫敦,繼續(xù)出版《新時代》雜志,此時,伯恩施坦成了《新時代》的撰稿人。在恩格斯指導下,考茨基在大英博物館進行科學研究工作,陸續(xù)發(fā)表了一些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通俗著作,如:1887年發(fā)表了《卡爾·馬克思的經(jīng)濟學說》、1889年發(fā)表了《1789年的階級矛盾》(后改為《法蘭西革命時期的階級矛盾》),1890年遷居斯圖加特。為了宣傳五一節(jié),1890年發(fā)表了《勞工保護,特別是國際勞工保護立法和八小時工作制》。1891年,在恩格斯領導下,由考茨基、伯恩斯坦起草的愛爾福特綱領,才在德國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主導地位。用馬克思主義來統(tǒng)一工人和社會主義運動的一元錯誤的情結也確立下來,直到1980年以后社會民主主義才把馬克思主義最終從指導思想的神壇上搬下來而僅作為理論基礎之一??即幕輸M了《愛爾福特綱領》(草案)的理論部分,后來,又受委托,于1892年寫了《愛爾福特綱領解說》。
卡爾·考茨基 -
主要領袖
1899年考茨基寫了《土地問題》,因為當時考茨基還沒有批評列寧,所以心胸狹隘的列寧,這時尚對該書作了好評,列寧曾說:考茨基的這本書是《資本論》第3卷以后最出色的一本經(jīng)濟學著作。對馬克思關于利潤和地租的學說作了通俗、非常確切、非常天才的敘述。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的殖民政策具有破壞性和建設性的雙重使命,客觀上確實推動了這些國家的現(xiàn)代化。但是在1907年8月的斯圖加特代表大會上,伯恩斯坦等人提出社會主義殖民主義的概念。對此,考茨基認為,現(xiàn)實資本主義社會很難放棄殖民政策,但是社會主義應該堅持放棄殖民地的原則,他在理論上反對了“社會主義殖民政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考茨基,進入20世紀后,世界大戰(zhàn)的危險已經(jīng)威脅到人類社會。1910年,考茨基同希法亭、鮑威爾等人組成中派集團。1913年8月倍倍爾去世,弗里德里奇。艾伯特接任社會民主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考茨基發(fā)表了一系列論述戰(zhàn)爭與和平的文章,極力呼吁停止軍備競賽,要求實現(xiàn)裁軍。他還明確強調,帝國主義是一種特殊方法,既不是不可避免,也不是資本主義的最后階段??即幕J為,充分認識到自己利益的資本家會阻止戰(zhàn)爭。對考茨基的見解我們也不難理解,因為戰(zhàn)爭會損害資本家的企業(yè)和投下的資本,資本需要擴張,但是只在和平環(huán)境下才能成功地建設和發(fā)展。資本主義就是戰(zhàn)爭這一結論并非是常理。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考茨基對戰(zhàn)爭持中間立場,提議在議會中,在政府軍事?lián)芸顔栴}上,社會民主黨人不投贊成票,也不投反對票,要投棄權票。認為這種做法是與倍倍爾和李卜克內西在1870年采取的立場相吻合的。1917年4月6-8日,社會民主黨內反戰(zhàn)議員在哥達召開會議,正式成立了獨立社會民主黨,從社會民主黨中分離了出去,考茨基、伯恩斯坦都屬于反戰(zhàn)的獨立社會民主黨,并非是列寧指責的鉸肉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考茨基提倡社會和平主義,希望早日結束戰(zhàn)爭。
卡爾·考茨基 -
投入戰(zhàn)斗
1917年4月,考茨基和伯恩斯坦為首的中派分子組成了德國反戰(zhàn)的獨立社會民主黨。1922年,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與德國社會黨實行合并,聯(lián)合起來的德國社會民主黨很快恢復到戰(zhàn)前的水平。1932年,考茨基發(fā)表了《戰(zhàn)爭與民主》一書。時值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夕,他又次指責戰(zhàn)爭的恐怖,預測到下一場戰(zhàn)爭不僅會帶來貧困和災難,而且要徹底摧毀一切文明,而留下來的(至少在歐洲)僅僅是冒煙的廢墟和腐爛的尸體,極力地制止二次戰(zhàn)爭的發(fā)生。 1933年2月18日,社會主義工人國際執(zhí)行局發(fā)表宣言,號召全世界工人“停止相互攻擊。一致同法西斯主義進行斗爭”,社會主義國際愿意為共同克服分裂而工作,就建立社會黨人與共產黨人共同體一事與共產國際舉行談判,3月5日,共產國際作出了積極響應,建立了統(tǒng)一戰(zhàn)線。1937年,考茨基發(fā)表了《社會主義者和戰(zhàn)爭》一書,系統(tǒng)闡述了自己在戰(zhàn)爭與和平問題上的人道主義觀點,重提在議會中投棄權票的主張,如果政府給予的保證使我們的社會主義良心得到安慰,那末我們就可以批準撥款,而不至于背叛我們的社會主義義務。1938年,考茨基遷居布拉格。半年后,在德國法西斯快要吞并捷克蘇臺德區(qū)的時候,又逃往阿姆斯特丹,過盡流離顛簸的逃亡生活。10月13日這位杰出的馬克思主義者,工人階級的領袖和社會主義活動家在貧困中不幸去世。德國社會主義運動馬克思恩格斯后的第二代理論家,伯恩斯坦、考茨基和盧森堡這一代理論家時代也告結束。1939年8月蘇德簽訂條約,德國和蘇聯(lián)這兩個臭氣相投各懷鬼胎的國家社會主義黨國,組成了聯(lián)盟向外輸出革命,分贓了波蘭。蘇聯(lián)隨即吞并了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侵占芬蘭和羅馬尼亞,使共產主義在世界上多了六十多萬平方公里,蘇聯(lián)社會帝國的國界向西推移了三、四百公里,大概出自為在全世界實行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這一宏偉目標吧。共產國際閉口不提反法西斯主義,反而要求各國共產黨同英法資本主義進行斗爭,社會主義工人國際停止了與共產國際的往來。1940年5月希特勒法西斯侵占比利時,總部設在布魯塞爾的社會主義工人國際被迫停止活動,但各國社會黨繼續(xù)如火如荼地從事反法西斯斗爭,給法西斯予以沉重的打擊。1941年,希特勒與斯大林這兩個爭奪世界革命領袖的瘋元首也打成一團,1943年6月共產國際也宣布解散。
【使用錘子簡歷小程序制作簡歷】
零經(jīng)驗實習簡歷模板
21254人用過
學生求職簡歷模板
52754人用過
申請研究生簡歷模板
2324人用過
經(jīng)典工作簡歷模板
6254人用過
投行咨詢簡歷模板
12465人用過
產品經(jīng)理簡歷模板
7532人用過
程序員簡歷模板
7457人用過
留學英文簡歷模板
4554人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