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制
基本內容
生于彼得堡一醫(yī)生家庭。1939年畢業(yè)于高爾基文學院。1941年加入共產黨。衛(wèi)國戰(zhàn)爭期間曾任戰(zhàn)地記者,1955至1963年任《外國文學》雜志主編,1962年起任《文學報》主編、蘇聯作家協(xié)會書記處書記,1971年被選為蘇共中央候補委員,1973年為蘇聯社會主義勞動英雄。1937年開始發(fā)表作品。第一部長篇小說三部曲《這事發(fā)生在列寧格勒》(1944)、《麗達》(1945)、《和平的日子》(1947),反映衛(wèi)國戰(zhàn)爭期間列寧格勒被圍時蘇聯軍民抵抗德國法西斯入侵的斗爭。隨后發(fā)表的作品有長篇小說《我們這里已是早晨》(1949,1950年獲斯大林獎金)、《生活的年代》(1956)、《我們選擇的道路》(1960),中篇小說《遠方星辰的光輝》(1962)、《未婚妻》(1966)等。長篇小說《 圍困》(共5卷,1968~1975,1978年獲蘇聯國家獎金)仍然描寫衛(wèi)國戰(zhàn)爭時期列寧格勒被圍時蘇聯軍民的斗爭生活,但以寫重大戰(zhàn)役和蘇德雙方最高統(tǒng)帥部的活動為主,并涉及當時蘇聯的重大外交活動。長篇小說《勝利》 (1978~1981) 圍繞波茨坦會議和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的召開,反映蘇聯的外交政策和活動。l973年獲得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前后獲得勛章五枚及獎章若干。l974—1977年出版6卷本文集。1980年獲得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家獎金。在戈爾巴喬夫時代以及蘇聯解體時期,亞歷山大·恰科夫斯基始終堅守信念,與尤里· 邦達列夫、伊萬·斯塔德紐克一樣,成為蘇維埃文學理想最后的守護人之一。曾寓居莫斯科。1994年2月17日,因心力衰竭而去世,享年81歲。【使用錘子簡歷小程序制作簡歷】
零經驗實習簡歷模板
21254人用過
學生求職簡歷模板
52754人用過
申請研究生簡歷模板
2324人用過
經典工作簡歷模板
6254人用過
投行咨詢簡歷模板
12465人用過
產品經理簡歷模板
7532人用過
程序員簡歷模板
7457人用過
留學英文簡歷模板
4554人用過